【建材行业】2019年度投资策略: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

        前三季度,国内经济稳中有变,经济下行压力增强基建拖底预期,基建投资开始回暖,水泥需求开始回升。
       基建托底预期增强,下游需求持稳概率较大。
       前三季度,国内经济稳中有变,经济下行压力增强基建拖底预期,基建投资开始回暖,水泥需求开始回升。地产投资相对高位,较高的土地购置和期房销售夯实19年施工周期,地产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差异有望收窄,全年新开工增速有望保持正值。
       水泥板块:区域分化加剧,龙头强者恒强。
       年初至今,南北方投资差异不断拉大,南方地区水泥产量下滑幅度相对不大,产量下滑主要受制于产能限制。综合基建和地产投资判断,19年水泥需求仍维持中性偏乐观,华东、中南和西南地区趋稳或小幅上涨,关注西北和华北地区基建复苏推动需求逆转。供给收缩逻辑有望延续,政策差异化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灵活性,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的龙头公司有望受益环保差异化,规模以上企业和龙头公司销量稳增长,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       玻璃板块:需求预期持稳,关注冷修周期。
       玻璃和水泥景气分化仍将持续,生产工艺的刚性和新增产能削弱行业景气度。随着差异化政策落地,玻璃产线关停步伐放缓。截止11月中旬,行业关停产能仅2500t/d,预期关停的产线仍在运行;全国新建投产产能1710万重箱,超过去年全年水平。行业高景气加快了冷修产能复产并延缓整体冷修进度,全年冷修仅为去年一半。玻璃工艺冷修的刚性增加长期投产产能安全风险,关注行业整体冷修进程。成本端的上涨有望推动玻璃价格企稳,龙头公司有望受益规模成本优势。
       玻纤板块:利空逐步落地,龙头优势凸显。
       年初至今,玻纤板块回撤较大,市场对新增产能投放和贸易摩擦利空的担忧压制行业估值。近期,玻纤价格小幅回落,贸易摩擦和中小产能投放利空开始显现。随着下游汽车、风电等领域需求逐步释放,产品结构性升级下玻纤需求稳中有升,新增产能有望逐步消化,中长期来看玻纤价格仍以趋稳为主。同时,拥有海外产能的龙头公司有望受益贸易摩擦带来的差异化优势,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       消费建材:集中驱动延续,聚焦博弈筹码。
       基于对地产新开工维持正增长的判断,地产竣工交付后的装修有望带动消费建材市场需求,整体不悲观下存量市场竞争有望加剧,龙头公司收入增速虽有所下滑,但依然保持15%以上的增速。地产调控进一步提升地产集中度,精装修有望提升龙头消费建材市占率。2018上半年,全国地产龙头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,营收增速仍大幅跑赢全国平均水平;精装修渗透率向二三线城市传导,二线城市渗透率从41%提升到50%。精装修率的提升和地产集中有望推动产品品质优良、品牌知名度高、产业链完备的消费建材龙头受益,雨虹、兔宝宝、北新和伟星等精装修配套商有望进入市占率提升轨道。

       发改委公布建材行业前10月经济运行情况

       来源:金融界     时间:2018-11-29 08:52:38
       分享到: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
 
       1-10月,全国水泥产量17.9亿吨,同比增长2.6%;平板玻璃产量7.2亿重量箱,同比增长1.3%;技术玻璃、玻璃纤维布、卫生陶瓷、防水建筑材料、隔热隔音材料等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。
       格隆汇获悉,发改委近日公布建材行业1-10月经济运行情况。
       一、行业生产平稳。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数据(下同),1-10月,全国水泥产量17.9亿吨,同比增长2.6%;平板玻璃产量7.2亿重量箱,同比增长1.3%;技术玻璃、玻璃纤维布、卫生陶瓷、防水建筑材料、隔热隔音材料等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。
       二、产品价格上涨。1-10月,建材及非金属矿产品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1.1%。全国通用水泥、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2.7%、4.8%。10月份建材及非金属矿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11.6,比上月上涨0.2个百分点。
       三、经济效益增长。1-9月,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.4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4%;利润总额2810亿元,同比增长43.7%。其中,水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.1%,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3.1%;平板玻璃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.0%,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.0%。
 

友情链接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合作模式 | 会员中心 | 联系我们 | 合作伙伴 | 商务合作 | 版权申明 |